目前的在線教育學習平臺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對教育的需求!如今有許多中小學生已經開始了網上授課,也是中國教育的一種進步。想想我高中時,網課的普及率并不高。甚至我向我們班上的同學提起網課時他們都十分詫異,心想:這玩意能代替面授課?網課平臺崩了,教師當主播慌了,學生眼睛花了,家長打卡累了……近日,全國多地學校陸續啟動線上開課,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抗擊疫情背景下的“停課不停學”,導致很多學生、教師涌向在線教育平臺。從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培訓機構,到一線教師、學生、家長,均在接受考驗。在線長沙在線教育學習研發平臺智企云介紹到,在疫情下的在線教育加速了催化作用,很多傳統教育機構也是加速了對互聯網線上在線教育平臺的轉型,這也是大勢所趨,但現在涌現出來的在線教育平臺遠遠不夠的,下面主要是中國基數學習的特殊多。要能經受住以下考驗才行!
第一重:眾多學生上線,資源夠不夠?平臺行不行?
教育部于1月底宣布2020年春季開學延期,并提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短短兩周,從教育部門到各培訓機構都放出“大招”。
慕課、空中課堂、電子教材、開放數據庫……為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截至2月2日,教育部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余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教育部還要求高校強化在線學習過程和多元考核評價的質量要求,制定在線課程學習學分互認與轉化政策,保障學生學業不受疫情影響。
2月17日,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將正式開通,教育部整合國家及有關省市和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提供包括新冠肺炎防疫知識、紅色教育、專題教育、數字教材,以及從小學到普通高中主要學科課程的學習資源。
江蘇省南京市在1月底就著手組織名師,整合名課資源;截至2月8日,已上線1021節課程,組織了384位擁有市學科帶頭人及以上稱號的名特優教師,制定了答疑值班表。
為了將招生旺季變淡季的損失降到最低,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過35家大型教育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改線上。“春節期間,產品技術、教研教學、市場運營、品牌公關等團隊,都沒休息。我們緊急采購了300套設備,快遞到老師家里面,一對一指導安裝,老師重新備課,可以說是不計成本。”學而思沈陽分校校長李響說。
資源一切就緒,但面對巨大流量的考驗,多個平臺卻措手不及。2月3日,猿輔導免費直播課程開課第一天,就因超過500萬人同日在線上課而出現“網崩”。很多在線教育平臺都存在卡頓、閃退、掉線等問題,阿里、華為、騰訊云交互服務均存在壓力過載問題。
第二重:教室變直播室,老師能力怎么樣?
2月2日是沈陽市原定的高三開學時間。1日,高三線上學習方案正式啟動,2日起,全體學生在家依托微信群、QQ群、釘釘群,按照統一的教學計劃、作息時間和課表學習、互動。班主任在各班授課群里負責監督管理,各科老師網絡直播授課。
“比平時上課累多了。”沈陽市第九中學高三政治老師高慧說,信息越多,越需要整合,從中挑出最有用的給學生。
線上教學,讓不少老師感覺有壓力。有的老師對著幾十個自制力不足的小學生直播一臉尷尬,有的老師自說自話沒有互動,有的老師把設備誤調成靜音跟空氣說了四十五分鐘……
記者采訪了解到,雖然手忙腳亂的不少,但也有不少能力出眾的老師經受住了考驗。
給大家分享自己制作的數學知識思維導圖,講講假期里親身經歷的數學小故事,口述一道數學題,如何玩魯班鎖和三階魔方……因為善用網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廣州市東風東路小學的數學老師唐廣海被同學們取了個外號叫“黑科技”老師。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教師王威借助清華大學開發的“雨課堂”平臺,將PPT、慕課資源與微信功能融為一體,通過音視頻直播,學生隨時“舉手”提問,教師可以實行“翻轉課堂”式教學,課后批改作業及時答疑。
第三重:學生視力、身心健康如何保障?
“三門網課都在今晚開答疑會,我們只好讓手機、電腦、ipad同時開著。”江蘇省無錫市一位家長李先生說,因延遲開學,他給孩子報名了英語、編程等網絡課程,每天監督孩子上課,課后打印一堆電子版的練習題,做完拍照上傳給老師,煩不勝煩。李先生說,本以為延遲開學能讓孩子輕松點,但又擔心一旦放松要求,過了這個超長假期,自己孩子比別人落后太多,所以不得不努力跟上。
一些學校制定的課程表,時長也很“驚人”。記者查看了有些學校的課程表,有的一個上午安排了四五節本校課程,下午還要收看全市或全區統一的微課視頻。一位家長苦笑:“孩子聽沒聽進去不清楚,我擔心天天盯著屏幕,孩子恐怕很快要得近視了。”
“基本的教育規律不能因為應急而被忽視。”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相關專家認為,要關注在線背景下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一般而言,每段在線教學的時間不宜過長,10-15分鐘講完一個教學點為宜,一天的在線教學不宜超過四個小時。
南京金陵匯文學校讓每名學生自主制定個性化時間規劃表。“我會幫他們提出修改意見,如勞逸結合、保護視力等。學生們自行打印后貼在墻上每天打卡,督促他們形成好習慣。”該校一位班主任老師陸雪瑩說。
第四重:除了應急,在線教育能否再次升級?
在此次抗擊疫情背景下,在線教育會不會迎來風口?
教育專家認為,發展在線教育,能讓各地學生都接觸到“牛校”的教學視頻和教研資源,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均等化,對教育落后地區的老師和學生都不無裨益。
在此在線教育開發平臺智企云了解到,雖然在線教育資源已經比較豐富,但現實中,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的教師在使用在線教育技術、利用優質教育資源等方面,素質參差不齊,很多地方還停留在統一收看“空中課堂”階段。
“很多發達地區已經在用AI技術、大數據手段等信息化工具實現學習任務打卡、作業在線批閱、為學生‘畫像’提供個性定制,農村學生還缺少上網終端,用手機流量也有限制。”遼寧省西豐縣教育局副局長程少峰認為,要以這次提升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為契機,開辟農村教學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雖然在線教育是抗擊疫情的應急之舉,把握得當就可能是教育改革的創新之機。”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相關專家認為,在人工智能、5G時代到來之際,無論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效率,還是優化教育供給,在線教育的普及與跨越式發展,將促進教育的系統性變革,催生新的教育生態。
在線客服:2225973985
每天前10名咨詢有好禮
智企云 版權所有 ? 2016-2018 湘ICP備11017552號
地址:長沙市高新開發區尖山路39號中電軟件園總部大樓6樓
Copyright ? 2015-2024 智企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1017552號 技術支持:中億智企云
湘公網安備43019002000674號 客服熱線:15874991942 公司地址:長沙市高新開發區尖山路39號中電軟件園總部大樓6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