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營銷風向標洞察:疫情下企業如何快速轉型?疫情發展至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疫情的傳染性與破壞性的危害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對線下實體經濟的企業遭受著巨大的損失,有的企業面臨著倒閉的局面,岌岌可危。在此期間企業必須要加快轉型,才能破局重生,不然就只有等死了。在此長沙網絡營銷公司智企云介紹到,隨著防控成效逐漸顯現,一些品牌和企業也正在發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和轉型:2月13日小米舉辦了國內首例云發布會,采取了純線上發布模式;居民的“搶菜”行為催生了線上生鮮行業利好,春節期間京東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470%,盒馬日均蔬菜供應量是平常的6倍。近日,連中石化也開始拎著菜籃子做起了生鮮電商的生意,在340座加油站開通了“安心買菜”業務,“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到后備箱”的廣告詞直戳消費者的痛點。
事實上,隨著消費方式的不斷升級,普通民眾的消費行為也正在發生著改變,這都將驅動企業的服務、產品銷售、營銷模式進行轉型。對于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已經是迫在眉睫。
1、布局線上領先一籌
2月13日,經篩選出的首批35家重慶火鍋店開始提供零接觸、外賣服務。僅3天時間,重慶72家“火鍋外賣”訂單總量超1萬,銷售額近300萬。外賣對以堂食為主的火鍋消費而言,以前是“點綴”,如今成為對沖疫情損失,打開銷路的“利器”。
除此之外,各大房企和房產中介平臺也開始網上自救。近一個月以來,恒大七五折購房,143家房企試水“云看房”,VR售樓處上線……線上認購、VR看房、直播賣房成為新風向。
一個月以前,也許很少有人想象到,“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智能取餐”會普及,但經此疫情,智能化零售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對于企業來說,提前“試水”或者快速開啟線上業務,很大幾率能拉動線上消費并獲客。
大數據平臺博拉網絡對部分客戶的調研顯示,“疫情危機”對自身企業影響不大的,往往都是較早布局電商平臺,開始線上營銷、短視頻營銷的企業。博拉網絡認為,疫情是暫時的,中國消費市場依然龐大且活躍;危機之后,線上和線下業務的邊界線將進一步模糊,誰能將軟件、營銷、數據融合得更好,就能在數字化道路上步伐邁得更扎實。
2、疫情結束后數字營銷風向標洞察
以前薇婭、李佳琪是帶貨達人,現在哪怕是助農銷蔬菜瓜果也開啟了直播。疫情期間,農戶、餐飲大廚紛紛加入主播陣營,頭部產品慣用的營銷手法進一步下沉,這必將影響后疫情時代。
洞察一:關注私域流量夯實數據池
這波電商的爆發,不僅有如天貓、京東、盒馬這樣的頭部巨頭,一些區域性、專業性的二三線電商平臺也在發力。雖然品牌優勢無法抗衡頭部企業,但這些平臺依靠朋友圈、微信群、QQ群、微博等進行社區營銷,建立起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吸引了許多社區住戶、白領們的加入,誕生了數量龐大的買菜群、生鮮群、防疫物資群。博拉網絡認為,“以消費為中心”已經成為企業共識,在CPM(千人成本)不斷高企的當下,借助社區營銷可以有效進行拉新、促活、留存、轉化。在疫情期間凝聚起的營銷口碑,將在消費恢復后爆發巨大的動能。
洞察二:一切皆可直播
從薇婭到普通農戶,從華麗的直播室到田間地頭、書店、酒樓……一夜之間,直播成了許多線下消費經營者的“自救”平臺。在此之前,直播帶貨還集中在部分消費行業中,但發展勢頭卻很強勁。《2019-2025年中國電商直播行業市場監測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計直播電商在2019年或將達到4,400億的成交規模,同比增長214%。此外,直播電商目前已經達到電視直播10 倍以上的體量。
那么疫情結束后,“全民直播”現象會不會戛然而止呢?博拉網絡表示,直播營銷仍會迅速下沉、輻射到各個行業;但誰來播?如何播?怎樣的直播方式才能推動企業營銷,吸引和鞏固客群,這是數字營銷機構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市場機遇。
無論是直播營銷、短視頻營銷還是內容營銷,都是整合營銷中的一部分,借助直播形成良性口碑,夯實品牌基礎,這就是TOB機構的所長。對企業而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盡快聯手專業的數字營銷機構,制定新的營銷策略,為消費反撲做好準備。
洞察三:AI智能化市場日趨龐大
可預見疫情結束后,各行企業對于數字營銷將有著海量需求,智能化、程序化投放的應用場景與行業也將劇增。
事實上,在數字營銷過程中,廣撒網形式已經過時。企業應該對既有客戶數據、數據池進行分型,利用機器計算分析出哪些渠道獲客效應最大,最貼合企業現有人群畫像,是抖音、快手,還是朋友圈或微博,各渠道受眾的消費習慣、區域、消費層次是否與企業所需進行匹配,完成精準定向投放;其次,在投放過程中應當實時監測,如消費者在頁面停留時間、點擊數量、購買轉化情況等;最后,針對一次完整的投放進行數據分析與挖掘,不斷調整投放策略,提升投入產出比。
這樣的智能化投放不僅可以用于廣告發布渠道,也在電商、直播,短視頻發布等營銷形式,有利于實現潛客的轉化,鞏固現有客戶。
洞察四:關注中小企業數字營銷需求
疫情期間銷售額逆襲、消費增長主要還是大型企業,因為它們數字化程度較高,而中小企業、線下零售企業面對“黑天鵝”承壓較大。以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武漢新冠肺炎影響的中小企業,就賬上現金余額來看,34%的企業只能維持一個月生存。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關乎經濟發展態勢,其生存與發展也影響民生就業。
以上就是長沙網絡營銷公司智企云給我們帶來的疫情期間企業如何快速轉型?整理的一些洞悉及相關報道,未來,中小企業應該在優化縮減內部流程管理、提升運營水平、提振營銷等方面發力,建立起牢靠的線上銷售渠道以及多種服務需求,最重要的是實現客戶資源與大數據的雙向流通,形成較為穩固的口碑與品牌,強化抗風險能力,應對其他不確定性風險與危機。在此,智企云為各中小企業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積極轉型互聯網提供服務與技術支持,敬請關注!
在線客服:2225973985
每天前10名咨詢有好禮
智企云 版權所有 ? 2016-2018 湘ICP備11017552號
地址:長沙市高新開發區尖山路39號中電軟件園總部大樓6樓
Copyright ? 2015-2024 智企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1017552號 技術支持:中億智企云
湘公網安備43019002000674號 客服熱線:15874991942 公司地址:長沙市高新開發區尖山路39號中電軟件園總部大樓6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