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營銷較之公域營銷,不需要商家不斷地投入大量的資金,也不需要商家天天盯著熱搜去找代言人和KOL,這是由私域本身特殊的性質決定的——低成本、高觸達,且私域中的用戶更注重產品內容、服務體驗、情緒價值等細節方面,因此,商家在私域營銷中,利用KOC做推廣要比KOL更有效果。
選擇KOC而不是KOL來進行私域營銷的原因,一方面是二者在概念上有明顯區別,另一方面是在價格、推廣效果、裂變等有顯著差異。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解析,大家可以更直觀的發現私域營銷中KOC的作用比KOL大。
一、KOC與KOL的概念定義
KOC是“Key Opinion Consumer”的縮寫,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縮寫,顯而易見,KOC的身份是Consumer,其身份特征是真實性高、易被接受、互動性強、內容專業度低,而KOL是Leader,其身份特征是專業程度高、消息渠道廣、粉絲基數多。
從身份特征來看,KOC更適合私域營銷,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消費者,所以離消費者更近,分享的內容更真實,做推廣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而且消費者對KOC的信任度更高,同時,商家利用KOC做私域運營,討厭推廣的消費者也能在瀏覽手機上的消息時,停下來看一看KOC的產品種草。
而KOL就無法像KOC一樣對消費者的生活進行深度滲透,只有消費者有明確消費需求的時候才會找上KOL,在生活時間碎片里,消費者并不想看到KOL的推廣出現在自己手機頁面。
二、KOC的降本增效
1)、價格
價格并不單指商家與KOC或KOL合作的價格,也是商家可以控制產品的價格。與熱門KOL合作,像李佳琦、薇婭這樣的頭部帶貨主播,買一個鏈接費也是五萬起,傭金還要達到20%-40%,一場直播推廣下來,商家產品賣出去了,錢花出去了,但粉絲還是他們的粉絲,商家想拉攏這部分粉絲就需要一直和KOL合作。
而且與KOL合作,商家還需要降低產品的價格,不同的KOL給出不同的產品價格,商家想要他們手里的流量,就要放掉手里的價格主導權,長期下來對商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KOC和KOL明顯不同,KOC價格便宜,甚至商家自己還能將有分享意愿和分享能力的用戶培養成KOC,從而達到消費者幫你推廣的效果。在私域中,KOC更能發揮其作用,進而提高商家的邊際收益,降低邊際成本。
2)、推廣效果
KOC可以通過圖文或視頻的方式進行推廣,雖然其發布的內容略顯粗糙,但多為自己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所以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引起消費者與之互動,最后達成的推廣效果也不會差。但KOL在私域中進行推廣,反而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這也是由KOL與粉絲之間的距離感導致的。
3)、裂變
如果商家與KOL合作進行裂變增粉,短時間內是有效果的,但是營銷成本卻很高,而且KOL本身的粉絲團體完全受KOL的影響,商家想要提高轉化率還是要和KOL捆綁。
但KOC與KOL不一樣,當商家給予KOC一定的情緒價值和資金鼓勵,KOC會非常樂意向他人進行產品推薦,在商家的引導下,還能產出高質量宣傳內容。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KOC的信任度也比較高,在KOC的安利下,消費者能夠主動的去了解產品、了解商家,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商家的推廣幫手,而這種情況下增加的粉絲就是商家自己的粉絲,不僅忠誠度高,對商家的包容性也比較強。
以上,都是基于私域體系之下進行解析,脫離私域這個體系,KOC目前發揮的作用還不及KOL,但在私域體系中,商家希望營銷推廣能帶來更大的效益,還是做KOC效果會更好一些。
智企云,專注于小程序開發,為您提供小程序/APP的新零售商城解決方案。索取詳細產品方案及案例,請添加微信:ou-heng,私域運營顧問老師一對一提供解答。
版權與免責聲明:智企云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原創來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網絡編輯,如存在版權問題請及時溝通處理。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企云立場。